经过学校和UGM大学的共同努力和周密部署,今年10月3日至10月16日,由我和赫艺杰老师带队12名学生去印尼日惹的加扎马达大学分校进行了为期2周的学习和文化考察。回顾这次短期的海外学习和生活经历,有非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因为学校和对方大学还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长期合作,希望我们这次学习总结能够为以后的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总的来看,双方学校对此次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在老师出发前,学校就专门开了各个部门动员会,协调各方为来校和将去的老师的安排做出了相关部署。对方学校专门发来电函要求未来的印尼学生配备相应的生活和学习小伙伴,这个安排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印尼师生和这次去的中国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互相帮助,从生活到学习,从语言到表演,大家从中学到了团队精神,在最后我们离开日惹的时候,许多孩子流下了不舍的眼泪,从侧面可以看到他们深厚的友情。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期间能够有便利的通讯,印尼小伙伴都自费给中国学生购买了当地的通讯和上网的卡,便于同学们跟家人交流,不感到异国的陌生,非常贴心。
在开课典礼和最后颁发结业证书的结业典礼上,分别有他们的学院校长到会并致辞。除完成学习任务外,还为参加学习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和集体才艺的舞台,学生们不仅刻苦学习,还跟印尼小伙伴和老师学习了他们印尼的萨满舞,并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所有的动作和节奏,演出获得了高度赞扬。大家在学习的间歇尽量抽出时间排练,有时排练到深夜,为了传递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戏剧,师生们在炎热的盛夏,穿着厚厚的戏服坚持排练。最后的演出给印尼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进一步让我们了解印尼文化,校方专门安排我们欣赏了当地著名芭蕾舞团的印尼传统歌舞剧《罗摩衍那》的精彩演出,并且让学生就印尼传统剧和中国的川剧进行比较写作。开课第一天,学校就安排印尼小伙伴带上电脑,和中国学生共同完成论文,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断安排来自英语言国家的安吉拉和香奈儿老师来学生公寓辅导学生论文写作,给大家提供里很多帮助。在我们提出想更多了解印尼文化时,对方负责课程设计的老师也尽可能按我们的愿望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他们安排的课程都环环相扣,让我们的学习和视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在安排的学习计划中,既有资深教授的专题讲座,也有一些充分展示印尼大学课堂和实践的课程,比如带我们参观他们的旅游实训基地婆罗浮屠就由他们旅游专业的优秀学生,全程用英语讲解,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修复情况。学生已经在这里担任导游一段时间。其中比达亚老师邀请我们参加他的新生课程,他生动的讲解,学生们对中国怀有的巨大兴趣和热情深深感染了我们。感觉我们的交流是中印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这个项目还可以扩大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Dr. Davi老师治学严谨认真,她为每个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论文题目,并诱导他们如何发掘和深入,帮他们选准研究角度、理清思路。整个讲课过程充分反映她本人深厚的研究功底。
学生的写作独特的管理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写作中老师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帮助,她们不直接指出学生文章中的错误,而是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自己发现问题,自行修改错误,然后和导师进一步讨论。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规律,克服习作困难,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尝试采用这种方法。我和赫艺杰老师分别作了《彝族文化和服饰》《中国文化》的讲座,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他们对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切身感受了印尼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老师组织教学的方式,了解了印尼老师授课过程中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我们对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雄厚的专业功底而感概,也发现印尼的课堂很多是围绕学生的参与而展开的,这其实需要老师具有更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更多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总体看来,对方学校的课程设计较为合理,尽可能考虑每位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应的课程。其中部分课程的设计和老师的选择让大家收获很多。学校还安排了让我们更多了解当地文化的途径,比如参加传统印尼蜡染的制作,创作了人生第一幅蜡染作品,也了解了印尼的传统蜡染工艺流程,非常好的体验式教学。
在校学习期间,大家住在一个公寓里,一起购物、一起做饭,我带去的火锅底料,让身在印尼的中国学生们尝到了家乡的味道。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短短的两个星期让师生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相互的关心。
我们的这次学习取得来预期的圆满成果,师生们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术风采,得到了对方老师一致好评。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我们会以对方学校严谨负责的老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工作,尽心育人。
服装学院杨渝坪老师
2015年10月18日